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的标准,要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就是说,经济发展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康生活标准是不一样的,存款也是不一样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对家庭小康的标准不一样,存款要求也是会不一样的。
我觉得小康生活,应该是有车有房有存款,而且没有车贷房贷的压力,而这种情况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很难实现的。如今买房的刚需人群年龄多在25~30岁,他们要结婚生子,最需要一个自己的房屋。而25-30岁很多年轻人的事业刚起步,根本就没有存款首付买房,大多都是靠父母付首付,而每个月还房贷的任务压在他们头上,压力山大,虽然表面上有车有房,在别人眼里过上了小康生活,过的有滋有润,但他们心里的苦和累只有自己知道。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罕见,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我们的人均住宅面积确实增加很多,但是住的成本不知道翻了多少翻,工资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一家人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都在为房子奋斗。
国家的大政策是: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很多方面政府加大了投入,也看到了可喜的增长:住房,车,通信业发展,教育水平,文化事业,卫生保健条件,环境生态保护,社会保障能力。也看出了他们打好奔小康的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比如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可能1000万元存款的家庭还称不上是小康生活,而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可能一、二百万元存款就被称为小康生活水平了。而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可能有几十万元存款的家庭就会被称为小康生活了。
还有国家经济在发展,货币投放在增加,通货膨胀率一直在上升,这样国家对小康生活要求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20年前可能家庭人均10万元存款算是小康生活了,而20年之后可能人均20万元存款才算达到小康家庭生活水平。
从这里可看出,小康家庭生活标准及存款要求是一个动态数据,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不同经济地区的不同的家庭也是不一样的。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想要用好手里的钱,试试下面的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