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流口水的词儿!
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关于财务自由的文章:
《小米1000个千万富翁背后:看透财务自由的本质》
《西虹市首富背后:伪财务自由的焦虑》
《知乎高赞:30 岁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做对了哪些事?》
《第一批财务自由的90后》……
一时间,财务自由变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好像财务自由了,人就自由了。
为了这个闪闪发光的梦,人们描绘了更加形象的场景,所见之人,无不为之心动。
九个阶段的财务自由依次递增,最终实现“终极”财务自由。
今年年初,网友们又推陈出新,出了一个最新版的男女生财务自由标准版。
女生版:
第一层次:奶茶自由。想喝就喝,不用犹豫。
第二层次:樱桃自由。任何时候,想吃就吃。
第三层次:口红自由。世界上可爱的颜色那么多,想买就买才不算白过。
第四层次:酒店自由。世界那么大,想住哪里住哪里。
第五层次:包包自由。包治百病,买包全凭自己喜欢。
第六层次:买房自由。随他政策怎么变,想买就能买。
男生版:
第一层次:精酿自由。精酿啤酒,想喝就喝。
第二层次:数码自由。苹果外星人随便买。
第三层次:球鞋自由。乔丹椰子随便买。
第四层次:汽车自由。法拉利大G随便开。
第五层次:手表自由。百达翡丽爱彼随便买。
第六层次:女友自由。喜欢哪个姑娘,都能终成眷属。
当然,以上标准都带有一定的娱乐成分,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呢?
1
什么是财务自由?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
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并且此状态能长期持续下去,不再为钱工作,而是真正为兴趣工作,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再简单点说,就是:被动收入≥日常生活开支。
比如,如果我每个月的开销是2000元,那么,要实现基本的财务自由,我首先要保证每年都有24000元的被动收入。
这就结束了吗?不可能。
除非,你不需要结婚,没有房贷车贷,没有孩子,永远不生病,没有婚丧嫁娶的人情往来,能够阻止货币贬值。
根据今年胡润财富榜发布的报告,如果你生活在北上广深,实现财务自由的标准是2.9亿,即便在二线城市,也要1.7亿。
2.9亿,相当于王健林的三个“小目标”。
报告中还给出了一个“贴心”的提示,当你没达到财务自由的时候,很容易低估它的门槛,而当你真的很有钱了就会发现,这个钱远远不够。
所以,现实总是那么骨感,没有人会真的认为24000元就能实现财务自由。毕竟我们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为了钱而努力工作中度过。
大部分人没有“财富”,也没有“自由”。有的只是被现实压垮的颈椎。
财务自由,21世纪以来最大的谎言。
2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实现财务自由,是个谎言,甚至财务自由也是个伪概念。
社会发展至今,依然摆脱不了“二八法则”,20%的人占据着世界上80%的财富。
毒鸡汤、伪大佬鼓吹的“人人都能财务自由”、“兼职一年实现财务自由”、“还没毕业就实现财务自由”,听上去很美,但并不存在现实的方法论。
他们只不过是想从你的口袋中扣出一点钱来,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
首先,财务自由是一种主观心态,它取决于你的欲望值,而并非一个客观数值。
如果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通过劳动积攒了50万,可能他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因为他的物质欲望很小,当地物价不高,没有买房负担,可以持续种粮,50万的存量资产足够他悠然自得的生活。
尽管在一线城市居民看来,50万可能只够买个厕所。
此外,财务自由的标准是动态的,且财富越多,自由越少。
你的欲望会提高,真正有能力在30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假设门槛为2000万),都不会把2000万当成财务目标。
你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你无法确定你的投资回报,公司盈利、市场行情、同行竞争、产业布局、人脉搭建……任何一样都可能让你晚上失眠。
你的责任更大。马爸爸曾经说过:
“钱在100万的时候是你的钱。超过一两千万,麻烦就来了,你要考虑增值,是买股票好呢、买债券好呢,还是买房地产好。超过一两个亿的时候,麻烦就大了。超过十个亿,这是社会对你的信任,人家让你帮他管钱而已,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你的钱。”
所以,那句著名的“我特别羡慕那些月薪两、三万的人”,也是有道理的,千万不要觉得马爸爸在装逼。
3
我们为什么还要追求财务自由?
我们终将实现不了财务自由,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努力?
那既然人都是要死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好好活着呢?
结果导向并不适用于一切问题,我们听到的励志鸡汤其实更多是职场人们在求证财务自由这个伪概念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毕竟更高的目标才能驱散你的惰性,鞭策着你前进。
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学习、积累资源、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学会投资、关注风口、抓住机遇…
此外,关于“伪财务自由”,我觉得还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把前文中男女版的财务自由定义为消费满足。
人们通过消费带来的满足感,能在一定的时间里带来类似财务自由的快感。就像长跑中,你一直盯着眼前吊着的那块糖,等你实在跑不动了,别人就让你尝一口,诱惑你接着跑。
这是一种相对的财务自由,财富增长带来消费满足,这是现代的阿Q精神,但我们有时需要靠这种方法来获得暂时的精神满足以抵消现实的压力,提高幸福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最后,分享一个在世界杯期间看到的段子:
这一个月最大的享受,就是舒舒服服靠在沙发上,喝着冰啤酒,啃着鸭脖,看着电视里一群实现财务自由的千万亿万富翁抢一个球,汗流浃背。
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