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加点息后台看到这么一个提问,隔着屏幕都感受到满满的焦虑:
小编,你好。我毕业三年,坐标上海非土著,月入1万左右。虽然我对现在这个收入还算满意,至少吃喝不愁吧。但一想到未来买房、甚至建立家庭养育小孩这些稍重大的事情,无力感就弥漫浑身上下。所以,我迫切地想知道,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该怎么理财,才能摆脱这种无力感?
哎,我叹了口气。魔都这房价,要把多少年轻人给逼走。这些能留下来的,虽不一定非要买房,但至少在财务上,必须有一定基础。想当初,年轻的我手上第一次攒到第一个一万块时,订了张机票飞去清迈耍了一阵,花光了。而第二次攒到一万块时,我订了一个金融课程,开始考证。余下的便买了台kindle,上百本《知乎周刊》、《雪球专刊》,统统免费,根本看不完。很快,学习的效用体现到了工作上,由于工资的增加,我每月结余又多了20%。
所以,当这位刚参加工作3年的哥们来问我如何理财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理好你自己啊!
月收入1万的理财攻略:
一、学习理财知识:有利长期操作
鉴于这位朋友在理财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小编建议其平时利用空余时间多自学一些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充分了解每个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作用等,即便未来交给理财师打理,也能马上辨别出该理财师是否专业。
学习理财知识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小鲁未来的理财之路保驾护航,有利于其长期进行投资理财。
二、投资产品的选择
接下来就具体说说,在每月到手12000工资左右的前提下,除掉2000块房租,剩下的1万如何理财。
1、活期理财:5000元
这笔钱专门用来做活期理财,包括备用资金、日常开销和其他零钱管理,以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每月工资的大头,都放在这个钱包里。出去日常开支外的这些零钱,不但是以备不时之需,而且也是帮你静候佳音,在好的投资机会来临时不至于没有子弹上膛。当然,不是一说活期就一定是存银行。零钱理财,首推货币基金。这类基金几乎无风险,收益还远胜银行活期,我们熟悉的余额宝,现在利率早就超过4%了,相当实惠。
2、投资钱包:4500元基金定投
如果说活期理财只能保证钱包不缩水,那么这个投资钱包,就是增值的关键了。
按照不同的风险等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❶ 低风险投资:银行理财
❷ 中等风险投资:基金定投、p2p理财平台
❸ 高风险投资:股票、黄金产品(黄金ETF、纸黄金等)、期货等
银行理财风险低但收益也低,同时投资门槛高,一般至少5万起投。
P2P网贷风险评级属于中低,投资门槛100元起投,年化在年化在8~12%之间,期限:短期(1天、1个月)、中长期(1年、2年),可考虑将部分存款放入P2P中。
每月自动定期定额投资某只基金的方法,也非常适合忙着自我增值的年轻人。
小编推荐直接投资跟踪大盘指数的“指数基金”,去赚经济增长、企业成长的平均市场收益。
如果你每月定投2000块,以年化10%的收益率来算,从23岁参加工作一直坚持到63岁退休,这40年时间,能积累多少财富?1275万!足够你养老的。
一定要记住的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呢,咱一定要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3、保险:每年保费6000以内,一个月500元
世界上大概只有一种东西,只为年轻人打折:健康保险。在所有健康问题中,重大疾病有是对一个人的财务冲击最大的。不但可能丧失劳动能力,还要承担巨额医疗支出,这个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必然连累整个家庭。所以,小编建议年轻人尽早为自己买一份“重疾险”,打好这个基础,未来生活就会安心很多。而且,由于年轻人一般身体状况良好,相同保额下,你要支付的保费更低。一般来说,你每年的保费支出不超过年收入的5%即可,这里就是不超过6000。这样对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说,妥妥拿到几十万人民币的保额,基本能覆盖常见重疾的医疗费用。
零钱、投资、保障这三个钱袋子都安置好了,你就可以开始考虑买房攒房票、攒首付的事儿了。
买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轻松加杠杆——房贷几乎是普通人可以享受到的最大、成本最低的杠杆。所以,趁早琢磨起来。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比较合理的理财配置可以是:
每月50%放活期,25%投固收,20%基金定投,并记得给自己买份重疾险,每年保费不超过年收入的5%。
而更高的优先级,则是自我增值——自身的见识、能力、健康、人脉等等。
嗯,祝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