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抗拒理财,一跟他将理财就如洪水猛兽,以为是要骗他钱财。但现实的真相真的是只要靠储蓄就可以保障生活方方面面了吗?我觉得,理性的理财方式,从小的作用来说能教我们掌握到必要的应变能力,从大的作用上说,理财能帮助我们逐步的实现人生各方面的目标。
所以,理财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越早理财,就能越早接近理想的人生
不少人觉得,理财离自己比较远,因为理财属于有较高门槛的领域。确实,理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清醒的判断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刚毕业的职场小白不能理财。
还有些人认为,理财是有钱人才有资本干的事,对于没有什么积蓄的年轻人来说,理财缺乏经济基础。作为过来人,我只能朴实的说一句:越早理财,就能越早接近理想的人生!
爱情、牛奶、面包,都不能没有钱
关于为什么需要理财的话题,知乎上有几十条答案,对抗通货膨胀、去环球旅行、寻找安全感等不一而足,绝大多数人都提到,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财务自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拘无束。
所谓“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但是无论是爱情还是旅行,都离不开赤裸裸的经济基础,说白了就是不能没有钱。知乎上有个答案,我很喜欢,从小的方面,理财是一种生活习惯,更具应变能力,大的方面,理财能帮助我们逐步实现人生各个方面的目标。
通过理财学会成长
理财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人的思维方式,重新规划人生的各个阶段。
很多人都把理财作为实现财务自由的一种手段,对于刚入职场的新人来说,财务自由何等遥远,而且财务自由的概念因人而异,在一二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与二三线城市有很大差异。
理财是通往财务自由的一条捷径
但是有一条道理是共通的,那就是无论你生活在北上广,还是二三线城市,理财无疑都是你通往财务自由的一条捷径。
以前有朋友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要在40岁实现财务自由,然后提前退休、开着自己喜欢的豪车周游世界。如果他要在40岁实现这个目标,除非他创业成功,公司上市,否则他必须借助理财。
理财是一种人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同年龄层的人,理财方式是有区别的。比如30岁的人和50岁的人之间理财方式和目的肯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可以借助理财规划,帮助自己更早实现人生的目标。
比如说,一个人的职业目标是作家,那么那就可能做好规划,20到30岁之间需要做什么,30岁到40岁需要做什么,他就会有意识的去读书、写作,寻找关于读书写作的技巧,为自己成为作家做好一系列的规划。其实,理财本质上也是一种规划,他不过是对你自己财富的规划。
收入是进水管,支出是出水管
假如我们将我们的财富比作一个蓄水池,收入与支出分别就是两条管道,收入是进水管道,而支出是出水管道,要想保证这个蓄水池有水量,就应该保证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之间平衡,理财就是对这个蓄水池管理实现财富增值。
如果你根据实际情况把财务自由定位为1000万,你就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财务状况以及理财规划,将这个目标进行分拆,400万、300万、200万、100万等各个小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的达成这个目标,这样下来,就不会显得那么遥远。因此,理财实际上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财富规划,可以逐步满足自己的梦想,去做想做的事情,因此越早理财对于我们的人生肯定越有利。